贝聿铭—现代主义最后的设计大师

贝聿铭曾是包豪斯创始人格罗比乌斯的学生,也是唯一作为华人跻身于现代设计大师行列的,而且被誉为「现代主义的最后一位大师」

名门望族

中国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代,但在中国的历史风尘中,有一个家族却是「穿越牛熊」富了足足 15 代,那就是贝聿铭的家族——苏州贝氏。

关于贝氏家族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中国明朝,话说贝家的一世祖叫贝兰堂,明朝中叶从浙江迁居苏州,通过经营中草药成为当地有名的「中药世家」,然后以此为家族生意一直发展到乾隆期间,成了苏州四大家族之一。

到了近代,贝氏家族开始拓展其它生意,其中第十三代传人贝润生在上海经营颜料生意,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后凭借过人的经商能力进行房地产投资富甲一方,江湖人称「颜料大王」

△ 少年贝聿铭在狮子林

而贝润生的哥哥,也就是贝聿铭的爷爷——贝理泰,也不简单,年轻时候中过秀才,随后跟他人一起创立上海银行,还建立了中国第一所新式旅行社,成为当时著名的「金融大亨」,而他的五个儿子也继续在金融领域发展,其中成就最大的就是贝聿铭的爸爸贝祖诒,1915 年他(民国四年)在孙中山的授意下参加筹组中国银行,1946 年时候更曾出任中央银行总裁。

而贝聿铭就在父亲筹建完中国银行调任广东分行时候出生,其时为 1917 年,因而贝聿铭后来能讲一口不错的广东话,而他接触到西方文化则是在上海美国教会学校,在那里他掌握了不错的英文,并且目睹上海外滩 20 到 30 年代大量宏伟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兴建,让他对建筑第一次产生了浓厚兴趣。

求学散记

刚开始贝聿铭仅是希望学习艺术,但父亲希望他能选择一个实用性更强的专业,所以建筑设计便成为了他的首选。

去到宾夕法尼亚大学不久的贝聿铭感觉这里采用「巴黎美院式」的传统教学让其很失望,于是仅仅两周后就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但没想到这里在建筑教学上大同小异,仍旧是传统美院方式,而且他入读的是工程系,偏向更多结构工程方面的修习,不完全是他想象中的建筑设计。

△ 麻省理工学院

因而让当时的贝聿铭略感苦闷,但后来获得系主任威廉艾默生(William Emerson)的鼓励重燃学习斗志,但正是这一段学习工程偏多的岁月让他比其它大师更加了解施工与结构,可见很多事情通常无法在当下去判断意义。

而且在麻省理工期间,发生了一件影响贝聿铭终生的事情,就是当时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之神」的勒柯布西耶到校演讲,为期两天,贝聿铭是当时系主任艾默生最喜爱的学生之一,所以得以负责勒柯布西耶的接待工作,后来他回忆:「这是我一生中受建筑教育最重要的两天。」可见柯布西耶在贝聿铭心目中的位置。

△ 勒柯布西耶

△ 马塞尔·布劳耶 Marcel Lajos Breuer

内心迫切希望能学习到现代建筑理念与思想的贝聿铭在 1937 年收获到好消息,就是大名鼎鼎的包豪斯创始人格罗皮乌斯来了美国,而且在哈佛教授现代建筑,所以当时贝聿铭内心暗下决心:在麻省毕业之后就去哈佛。

1939 年贝聿铭在麻省理工正式毕业,当时的毕业作品叫「中国宣传单元」,充分体现出他「人在他乡,心怀祖国」的情怀,其时正值中国抗日战争,远在异国的他一直在想能用设计为祖国做点什么,因而这个设计作品就是用竹子为材料制作出的简易书报贩售亭,可以拼组扩充,随时流动,用作投放在乡村与社区中方便传播文化与知识,这便是学生时代贝聿铭的内心想法

此时格罗皮乌斯已经是哈佛建筑学院院长,并且包豪斯另一位大将(也是格罗皮乌斯的学生,毕业后曾在包豪斯任教)马塞尔·布劳耶(Marcel Lajos Breuer)邀请到了哈佛做设计研究生教授,此人曾经设计出世界第一款钢管家具,并以抽象画大师,同为包豪斯教师的瓦西里·康定斯基的名字命名,在当时现代设计领域里布劳耶已经赫赫有名。

包豪斯嫡系

在麻省理工毕业后,贝聿铭曾到美国空军服役三年,1944 年退役跟太太卢爱玲结婚,才真正到了哈佛建筑系读研,其研究生导师就是马塞尔·布劳耶,两人在年龄上相差 15 岁,但显然布劳耶很喜欢这名来自中国,既勤奋又有灵气的学生。

因此两人亦师亦友,一生当中私人关系都非常好,在布劳耶身上贝聿铭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到光线在建筑中的运用,这也是后来贝聿铭多数优秀作品的特点,「让光线来做设计」也成为贝聿铭的一句名言。

而他跟格罗皮乌斯的故事更加有意思,如果用中国传统的话来说,格罗皮乌斯属于贝聿铭的「师公」,但后来在布劳耶的推荐下,他也曾直接跟随格罗皮乌斯学习,对比布劳耶的随和与感性,格罗皮乌斯给贝聿铭的感觉是更加严谨,后来贝聿铭回忆,谈到在其身上学到更多的是:纪律与纪律的应用。

△ 贝聿铭与布劳耶经常家庭聚会

在建筑理念上,其实两人持有蛮多分歧,比方格罗皮乌斯认为「机械化」会让世界运作得更加规范,因此人类将会创造出不同建筑形体去形成赖以生存的环境。而贝聿铭则提出另一种看法,认为历史、气候、人文等对建筑存在更深刻的影响,而不单单是僵硬冷漠的功能主义。

另外在「国际风格」的定义上两人也意见不同,格罗皮乌斯曾预言:国际风格会先西方再东方,慢慢席卷全世界。当时身为学生的贝聿铭对此深存怀疑,理由是世界各地的文化与环境不一样,难以走向共同的风格,当其将想法表达出来后,格罗皮乌斯对此丝毫没有不高兴,反而很开明地跟贝聿铭说: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对的,就大胆去做向我证明,这会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所以贝聿铭在哈佛做毕业作品时候,选题为「上海博物馆设计」,这是一个陈列玉器与器皿的空间,他希望借此向格罗皮乌斯证明,这个设计将是一个属于中国的建筑,而并非国际化的,这个毕业作品被布劳耶评为「哈佛史上最重要的设计」,而格罗皮乌斯看到后也公开称赞它为:这是我见过的最精致的学生作品。

△ 贝聿铭哈佛毕业作品「上海博物馆设计」透视图)

△ 贝聿铭哈佛毕业作品「上海博物馆设计」透视图)

后来贝聿铭成名后接受采访,曾笑言:「格罗皮乌斯并不是一个伟大的建筑师,但他确实是一名伟大的老师。」

成名之旅

1945年贝聿铭正式在哈佛毕业,其时他殷切希望回国,将自身掌握的本领贡献到祖国的建设中,但彼时中国境内还处于战火不断的境况,父亲担心其安危,劝说他暂时不要回来,认为等战争结束才是他真正有用武之地的时候。

△ 哈佛时期的贝聿铭(左二)

因为毕业成绩优越,贝聿铭最后获邀留在哈佛当助教,但满是心存抱负的他呆了三年还是决定离开学院,希望到社会当中做真正的设计实践,于是他到了应聘了地产巨商柴根道夫的建筑公司,获得欢迎,这一举动让贝聿铭首先打破当时美国没有中国人做建筑师的历史,而柴根道夫其时属于美国的超级房产大亨,据闻纽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住的房子都跟他有关系,其势力非常庞大。

但是当时美国建筑界的风气认为:做公共建筑才是让人尊敬的建筑师。因为房地产沾满了商业金钱的气息,让人感觉是功利的产物,所以当格罗皮乌斯听闻贝聿铭加入了地产公司也感到愤怒,认为他背离了建筑的正道。

但其实正是商业地产公司给了贝聿铭更多不同于其它大师的锻炼,学习到更多建筑之外的学问,比方市场风向、商业交际、建筑预算、政府法规与城市规划等,并且在贝聿铭内心并没有太多道德上的条条框框,他认为能将任何手上的建筑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 在商业建筑公司时的贝聿铭

此首先让他渐露头角的项目就是二战结束后纽约的廉价居民房屋开发,他说服公司开创性的采用水泥墙替代砖块墙,同时大量采用舷窗来扩大房子空间并改善采光,而且在楼与楼之间留出空地做休闲公园,这些设计方式都极大优化了居民的生活体验,因此随着建筑的落成使用,他收获了「人民设计师」的称号。

贝聿铭在这所房地产公司服务了长达12年,直到1960年43岁时候他才开始独立创业,将业务范围从私人建筑、商业地产开拓到公共建筑,随之确实是公共建筑才让他迎来成大名的机会,那就是1967年竣工落成的「美国大气研究中心大楼」,而此前他在美国已经设计了为数不少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公寓而广受社会好评。

△ 贝聿铭成名作:美国大气研究中心

美国大气研究中心背后的故事:

承接大气研究中心大楼这个项目时贝聿铭曾一度困惑,毕竟此前他多数的经验都建立在商业建筑上,所以为了寻求灵感,他竟然带着帐篷驱车到项目所在的荒地露营,就这样在山地中住了好些天,直到某一天他跟妻子驾车在附近游览,看到印第安土著建在悬崖上的居所时才突然产生灵感,因为印第安人的房子就地取材,并且喜欢将其建在山中,远看就像从山里长出来,他立马有了自己具体的想法。

随后他将项目所在地附近的砂石加入混凝土中,然后再经过打磨让混凝土变成深红色,将这种颜色的混凝土直接作为建筑外墙,有点柯布西耶「粗野主义」的味道,同时建筑造型简洁,高度几何化,又有一点密斯凡德罗那种「大道至简」的气派。

项目竣工后好评如潮,让他收获到业界中对他少有的赞誉,他说这就是「天地人同源」,在设计之前,必须深入了解当地的气候、自然和风土人情,建筑应该和它脚下的土地融为一体。

贝聿铭这种思想突破了第一代现代主义大师罔顾环境以技术条件为唯一考虑的局限,所以贝聿铭的建筑对比第一代大师显得更具有亲和力。

佳作频出

印第安纳大学美术馆

△ 印第安纳大学美术馆

成名后的贝聿铭佳作频出,陆续设计出波士顿海港大楼、达拉斯市政厅、 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汉考克大厦、 印第安纳大学美术馆、肯尼迪图书馆等建筑。

肯尼迪图书馆

△ 肯尼迪图书馆

其中1979年完成的肯尼迪图书馆因为设计新颖、造型大胆、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更是宣布一九七九年为「贝聿铭年」,可谓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并且同年授予他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由此贝聿铭开始跻身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

而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同在1979年诞生,贝聿铭成为该奖1983年的得主。

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 扩建后美轮美奂的卢浮宫

卢浮宫是法国历代帝王的宫殿,到了近代则改为了博物馆,因为艺术品日渐增多,整个宫殿都是展览区,缺乏做研究及保护的区域,而且参观过程中延绵数公里的走廊式结构也让人体验不佳。

因而到了1981年,法国时任总统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决定发起拓建计划,当时邀请了世界前15最大博物馆的馆长进行设计师举荐,最后有14位馆长推荐了贝聿铭(也有13位的说法),所以法国政府决定委任贝聿铭,其时贝聿铭已经64岁。

△ 扩建前的巴黎卢浮宫

△ 卢浮宫施工现场

△ 贝聿铭在施工现场

△ 卢浮宫全景

卢浮宫的改建完成,获得国际建筑界、设计界、艺术界极高评价,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建筑之一,而贝聿铭也在同一年获得法国政府表彰,密特朗总统亲自授予贝聿铭法国最为尊贵的荣誉骑士勋章,可谓实至名归,而玻璃金字塔也被法国人视为骄傲的地标。

中国项目

在中国设计项目一直是贝聿铭的心愿,这个心愿却直到1982年才达成,这一年他为祖国首都北京设计了香山饭店,同年又设计出香港中银大厦,1995年设计了中国银行总行大厦、2004年设计了中国驻美大使馆(虽然在美国,但也算中国项目),2006年更是以89岁高龄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跟澳门科学馆,大家如果对前文有印象,苏州正是贝聿铭的老家,相信为苏州设计一个建筑也是他的一个心愿。

香港中银大厦

△ 经典的香港中银大厦

香山饭店

△ 香山饭店整体

△ 香山饭店大门

△ 赵无极画作《无题》

△ 香山饭店大厅

香山饭店其实刚刚开始选址在紫禁城附近,决策层希望紫禁城附近能有一栋高级的高层饭店,但被贝聿铭果断拒绝,他认为这样会破坏故宫头上那一片纯净蓝天,将独树一帜的环境搞得不伦不类,作为当时已经名满天下的大建筑师,这可是他回国后第一份建筑作品,所以对比国外自然倾注了更多倍的精力与才情,在他的建议下,决策层最后同意将饭店地址换到北京西山风景区的香山公园内。并且不再是最初规划的摩天大楼,而改为只有三到四层的分散布局的庭院式建筑。

饭店的设计以四合院为主体,作品运用了贝聿铭一贯重视的采光原则,800平方的四季大庭的穹顶采用玻璃材质建造,自然光照亮每个角落,室内布置了奇石、宫灯、明代桌椅,在光影中间自然和谐浑然一体。

饭店的设计以四合院为主体,作品运用了贝聿铭一贯重视的采光原则,800平方的四季大庭的穹顶采用玻璃材质建造,自然光照亮每个角落,室内布置了奇石、宫灯、明代桌椅,在光影中间自然和谐浑然一体。

贝聿铭还邀请了自己的好朋友,被称为「现代毕加索」的旅法画家赵无极为饭店创作了《无题》的抽象国画,放置常春厅的此画如今已经价值2亿,成为镇店之宝,与贝聿铭的建筑设计相得益彰,成为一时佳话。

作为贝聿铭第一个中国项目,香山饭店的建设过程被当时中外的媒体高度关注,落成后也遭遇一些争议。

苏州博物馆新馆

△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群

△ 苏州博物馆新馆一角

△ 馆内设计

△ 馆内设计

△ 新馆园林造景设计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中国首个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地处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2006年竣工开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划分为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前庭、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新馆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衬托,和谐统一,一如既往是贝聿铭重视建筑与环境融合的设计理念。

新馆正门对面的步行街南侧,为河畔的小广场,杨柳依依,桃花灿灿。小广场两侧是修复的沿街古建筑,成为集书画、工艺、茶楼、小吃于一体的公众服务配套区。

新馆的色调采用传统的粉墙黛瓦,但表达方式却是全新的。高低错落的新馆建筑中,用颜色更为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

在新馆建筑的构造上,玻璃、开放式钢结构让现代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所以对光的运用可谓是贝聿铭最重要的一种设计手法。

内设计及陈列展览设计都经过贝聿铭本人的审定,以保证内外风格的和谐统一,新馆不仅有建筑手法的创新,还有园艺的创新,新馆园林造景设计是在传统风景园林的精髓中提炼而出的,由池塘、假山、小桥、亭台、竹林等古典元素组成的现代风格的园林,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贝聿铭儿时成长的苏州狮子林给予他的意象及灵感上的帮助。

苏州博物馆新馆与传统园林的有机结合,不仅成为苏州当今的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作为封刀之作,贝聿铭在该馆的设计中驾驭了东方元素与现代主义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出炉火纯青的功力。

艺术特点

光线特点

光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在他的作品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的入口把大量的光线引入死气沉沉的博物馆,让过去的历史晒晒今天的太阳。透过透明的玻璃,投射在空间与墙体、地面上,形成光的庭院。“光很重要。没有了光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光是贝聿铭在开始一项建筑时首先考虑的问题。

玻璃钢材

由于玻璃自身的特性——透明、反射,并且玻璃透明不至于遮挡减损原建筑物的立面,不仅符合贝氏对阳光的追求,更能够从视觉上以及空间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建筑群不会被削弱,并且能使设计者的建筑思想得到充分表现,加上光线和人的运动,整个空间被赋予了活力。自然光线穿过透明的玻璃材料倾泻到室内,给室内的一切带来温暖和灵动之感,网状钢材不仅起到了支撑、承载的作用。

巧用混凝

贝氏注重于混凝土的研究,挖掘它的受力特征与视觉表现力,在建筑设计中将结构与装饰融为一体,忠实于材料的质感表现力,从而将对混凝土的应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作品中,时常可以看到其充分利用混凝土可塑性的特点,做出富有雕塑感的螺旋楼梯。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伊弗森美术馆内庭的螺旋梯,我们完全可以将之视为一座可以供人上下行走的雕塑。贝还在埃佛森美术馆、达拉斯市政厅建筑中充分展示了混凝土适于悬挑的力学性能。

几何构造

贝聿铭在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构成上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如果说密斯、柯布西耶在提炼几何性上作出了成绩的话,那么贝聿铭则在继承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础上丰富了几何构成,从而为流于僵化的现代主义建筑开拓了新的道路。贝以他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向人们表明,现代主义仍是有活力的,它决不是一种机械主义,而是同样可以呈现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

2019年5月16日,贝聿铭在纽约曼哈顿一家医院逝世,享年102岁。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设计师

莫霍里·纳吉-俄国构成主义和达达主义先锋艺术的先驱

2020-8-24 16:54:10

设计师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20世纪米开朗基罗”的设计师

2020-8-27 18:22:0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搜索